根据德勤中国物流与交通运输团队发布专业评估报告《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2001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为20亿元,截至2016年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2001-2016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6%。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业
自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出台了鼓励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政策,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物流模式的创新,主要方向包括:
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包容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扩大社会灵活就业。
鼓励物流模式创新,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共同配送、无车承运人等高效现代化物流模式:商务部《2015年流通业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出,深入推广城市共同配送试点,总结推广试点地区经验,完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点三级配送网络合理布局,培养一批具有整合资源功能的城市配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柜等新型配送模式。
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数据化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提出,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运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配送体系。
1.新型商业模式涌现,对物流服务提出更多要求
近年来,电商、新零售、C2M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迅猛,消费者需求也从单一化、标准化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转变,这些变化都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电商带动的快递业从2007年开始连续9年保持约50%的高速增长,到了2016年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大关,爆发式增长的业务规模促进物流行业向更高的包裹处理效率和更低的配送成本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预计,2020年网络零售额将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一天需要处理的包裹量可能达到10亿。2020年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占整体对外贸易的比例将由19.5%上升至37.6%。
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兴起,新零售模式下的企业将以互联网为依托,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这也促使企业对智慧物流提出更高的需求。
由用户需求驱动生产制造,除去各种中间流通加价环节,直接连接设计师或制造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低价格、个性化的商品。这一C2M模式下,消费者诉求将直达制造商,个性化定制成为新的风向,这对物流的及时反应,定制化匹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物流运作模式革新,推进智慧物流需求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与互联网结合,改变了物流行业原有的市场环境与业务流程,推动了一批如车货匹配、运力众包等的新型物流运作模式。
车货匹配可分为两类:同城货运匹配、城际货运匹配。货主发布运输需求,平台根据货物属性以及运输距离等进行智能匹配,并提供SOP等各类增值服务。这对于物流的数据处理、车辆状态与货物的精确匹配度能力要求极高。
运力众包主要服务于同城匹配市场,由平台整合各类闲散个人资源,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同城配送服务。如何管理运力资源,如何通过距离、配送价格、周边配送员数量等数据分析实现精确订单分配,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是平台智慧物流的挑战。
多式联运包括海铁、公铁等多种类型的联运方式,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现代化运输组织模式,多式联运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下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由于运输过程中涉及到多种运输工具,为实现全程可追溯和系统间的贯通,信息化的运作十分重要。同时,无线射频、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自动化作业水平。
3.大数据、无人技术等智慧物流相关技术日渐成熟
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未来将会进一步与物流行业结合,广泛应用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目前较为成熟或即将实现商用的物流关键技术有:
仓内技术:主要是机器人技术,包括AGV(自动引导运输车)、无人叉车、分捡机器人等。主要应用于仓内搬运、上架、分拣等操作。
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技术,包括干线无人机与配送无人机两类,其中配送无人机研发已较为成熟,主要应用在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
智慧数据底盘: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商流、物流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主要应用于需求预测、仓储网络、路由优化、设备维修预警等方面。
相对不太成熟,距离商用仍需一定时间的物流相关技术:
仓内技术中可穿戴设备技术,最后一公里中3D打印,干线技术中的无人卡车,以及数据底盘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用于仓内智能分拣、末端产品配送、干线货物运输等方面。目前这些技术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上海便民网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