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演绎,生活还要持续。疫情会对各行业带来什么改变?对比非典后行业格局改变加上各方面因素综合阐述,看看疫情到底能带来什么?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列示的大多是按照一定逻辑推理下的合理“猜想”而非“预言”。
线上电子商务(京东、阿里巴巴、淘宝)
非典时期,线下交易一度骤停。国内需要一种“安全、有效、健康”的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再加上中国加入WTO,外贸刚需,都迫且需要电子商务行业。环境大势所趋,阿里巴巴负责外需,京东淘宝负责内需,这样一种无需见面就能交易方式便逐渐流行起来。
据中国电子商务白皮书介绍,“2003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有246家企业实现了网上交易,销售量达4457亿元。
快递物流行业
非典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还是邮政。非典后,因为线上电商的崛起,带动快递物流行业爆发。
以顺丰为例:受非典影响,航运价格大跌。顺丰迅速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利用230多条航线的专用腹舱,运送全国范围内的快件。不仅保持时效性,更是实现了全天候、全年无节假日派送。凭借着租飞机这一创举,2003年以后,顺丰的每年运件量增速持续在70%以上。年营业额由2003年的2亿元,一跃增至2004年的14亿元。
“宅”消费模式
只能呆在家,促使以“宅”需求的消费方式迅速成型。以在线教育、游戏、健身为主要代表。
线上教育
非典前基本都是线下培训,非典后一大批线上培训机构开始大规模成型。在加上政策引导,就这样以不出门即能学知识的在线教育蓝海市场迅速成型。新东方、学而思等线上大型培训机构就是在这时迅速成型。
游戏行业
网易就是在这时期有pc业务转移到游戏业务,至今仍是网易的支柱行业。
健身行业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与2003年非典事件掀起了全民健身潮,健身行业迎来黄金期,社区健身设施就是那时候开始的。
旅游行业
非典后,迎来大爆发。撑下来的都成为一方巨擘。以携程为例。非典中,人都不出户,一度迎来寒冰期,CEO梁建章迫不得已下了一个决定:按兵不动,既不裁员,也不关门。顶着压力,随着WHO宣布中国香港、大陆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一下子迎来大幅反弹。
疫情后社区媒体改变
因疫情影响,更多人选择汽车为交通工具,将会有地下停车场修建,社区媒体中社区车库媒体因其视野佳、屏幕大、精美、不可绕过等因素在加上与市场消费主力人群的重合,或将成为社区媒体又一优势广告媒体。
思框传媒“让品牌价值一直传递!”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上海便民网看到的,谢谢!